- 发布日期:2025-02-05 07:54 点击次数:55
在当今世界,美国一直以 “民族大熔炉” 的形象示人,然而,这一光鲜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足以撼动国本的巨大危机 —— 有色族裔人口增长问题。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一颗 “地雷”,在核平时代,若要问何种力量能将美国推向深渊,或许就是这个棘手难题。
回顾美国历史,黑人频繁暴动、马丁・路德・金的出现以及黑人等有色族裔获得投票权,这些重大事件都集中在 1950 年之后。要知道,有色族裔在美国已存在 200 余年,为何过去种族歧视严重时相安无事,近几十年却状况频发?究其根源,1950 年后有色族裔人口达到临界点是关键因素。
美国作为移民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虽号称民族大熔炉,但在 1950 年,白人在总人口中占比高达 90%,而黑人、拉美裔、亚裔等有色族裔总和仅占 10% ,彼时的美国,无疑是白人主导的天下。这些白人大多来自欧洲移民,有着相似的文化基因,自然容易达成共识。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黑人存在 200 余年文化习惯仍与白人迥异,穆斯林还穿着黑袍、戴着面纱,离完全融合还差得远。
1950 年之前,黑人在经济、教育、社会地位乃至人口数量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没有掀起风浪实属正常。但人口增长按百分比计算,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便会呈爆发式增长。白人妇女平均生育 1.7 个孩子,而有色族裔妇女平均生育 2.2 个孩子,这看似微小的差距,经时间的放大,后果十分恐怖。
1950 年,美国适龄儿童中白人学童占比 90%;1995 年,这一比例降至 65%;到 2014 年,更是降至 47%。尽管目前总人口中白人仍占多数,但新生儿比例已预示着美国的未来走向。据美国人口普查部门估算,到 2050 年,美国纯白人比例将从 90% 降至 46.6%,其余均为有色族裔,主要由黑人和拉美裔构成,白人比例持续直线下降。
有人或许会觉得,白人数量减少但总人口不变,美国国力不会因此衰弱,不过是肤色变深些罢了。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美国由白人开创,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一旦白人种族数量不再占据统治地位,麻烦就接踵而至。美国实行民选制,一人一票是立国之本,白人的一票与有色族裔的一票等价,可社会地位和资源倾斜却大不相同。白人长期占据优势地位,是富裕阶层,而有色族裔总体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地位,二者矛盾与其说是种族矛盾,不如说是阶级矛盾,如同大地主和佃农的关系。一旦有色族裔人口占优,利用一人一票制选出自己的政治领袖,获取与白人平等甚至反过来剥削白人的地位,必然引发大规模阶层利益剥夺,进而招致剧烈抵抗,暴力冲突甚至革命恐难以避免。
中国的阶级革命是通过斗争实现的,并非谈判而来。在大地主占绝对优势时,个别心怀怜悯的白左大地主或许会施舍佃农,但要大规模转移大地主权益给佃农,流血冲突在所难免。哪怕是同一种族内部,也存在阶级矛盾,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国家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处于绝对理智状态,不会圣母心泛滥,种族之间亦是如此,白人种族和有色族裔都以本族利益至上。白人中有极端种族主义者奉行白人至上,黑人种族壮大后同样会出现大量黑人至上主义者。
2017 年 8 月 15 日,CBS 芝加哥地方台报道,黑人牧师 James E Dukes 要求芝加哥市政府改掉 “华盛顿公园” 和 “杰克逊公园” 的名字,还要求移走公园附近的华盛顿雕像,理由是 “奴隶主不配让孩子们在以他们命名的公园里玩耍”,连特朗普的玩笑话都成了现实。倘若黑人掌权后彻底抹去开国领袖华盛顿和杰斐逊这些黑人奴隶主的痕迹,那美国还是原来的美国吗?在一人一票和人人平等的体制下,黑白双方为争夺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必然爆发剧烈冲突,甚至流血事件,这将引发美国社会的剧烈震荡。维持一人一票制,种族问题会摧毁美国;否定这一制度,美国国本将动摇。若白人心甘情愿退出富人区,拱手让出资源和地位,美国或许能平稳过渡,但这显然不符合白人的行事风格,别忘了白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美国当前的体制在融合民族方面效果极差,根本称不上民族熔炉,连火锅都算不上,此前完全依靠白人的统治性数量维持国家稳定。1994 年,7 万拉美裔美国人上街游行,要求政府给予比白人更多的福利,以 “平衡种族歧视带来的损失”,但游行时他们举的不是美国国旗,而是墨西哥国旗。2016 年,有色族裔因特朗普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举行反特朗普大游行,拉美裔带着墨西哥国旗,穆斯林蒙着面纱。这些人享受美国福利却不认同美国文化,还觉得被白人迫害几百年,且自身生育率高。当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后果不堪设想。实际上,白人种族已有所警觉,奥巴马给有色族裔提供福利引发白人不满,于是他们选出白人至上的特朗普上台。特朗普上台后大力驱逐移民、保障白人权益,导致美国种族主义抬头,引发多次大骚乱。如今白人选票尚有优势,能选出特朗普压制有色族裔,可一旦白人失去选票优势,又该如何应对?黑人、拉美裔生育率高,且对美国文化认同感低。目前加州是有色族裔人口最多的州,白人数量低于 50%,有色族裔占绝对优势,这也使得加州成为美国独立倾向最强、最不认同美国文化的州。若未来所有州都被有色族裔占据人口优势,美国随时可能四分五裂。
不同肤色民族的融合是美国面临的一大难题,是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大地雷。美国精英虽深知其存在,却束手无策,只能拖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鼓励白人生育,使其生育量超过有色族裔,维持美国稳定。但这招早已试过,白人妇女不愿生育,此路不通;限制有色族裔生育,让其生育量低于白人。然而,在美国,生育权被视为天赋人权,政府无权限制,这条路也行不通;剥夺有色族裔投票权,维持美国国体稳定。但当年有色族裔仅占 10% 人口时就通过暴动获得投票权,如今占比 50%,想剥夺简直是天方夜谭,同样走不通。美国的种族冲突注定愈演愈烈,难以收场,它并非伟大的民族熔炉,而是一个泾渭分明、互不融合的色拉盘。加州只是开端,数十年后,每个州都可能成为加州,美国必将爆发大规模内乱。美国未来走向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度过这一劫,美国必然元气大伤,甚至有四分五裂的可能。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中国堪称真正的民族熔炉。中国地域辽阔,大到连吃豆腐脑都能分出甜党和咸党在网上争论不休。但中国最北边的东北人能毫无障碍地到最南边的海南岛生活,不存在任何隔阂与歧视。这得益于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不仅有中华文化,还有长达 2000 年的民族融合。在大一统政权的强势整合以及 2000 年时光的沉淀下,中国融合成了以汉族为主的民族。
若仅给中国 200 年时间,或许难以完全融合外来民族,但 2000 年的积累让汉族人口占比达到 99%,其余少数民族总和仅占 1%,且不少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外貌、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上已高度相似,若不特意说明,很难察觉其少数民族身份。同为黄种人,外貌相近,语言、文字和服饰统一后,融合速度加快,这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民族熔炼比美国容易得多。美国白人与黑人肤色差异巨大,如同将身份证和种族信息写在脸上,难以消除歧视、实现真正的民族融合。此外,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不同于美国的一人一票选举制度,不会因种族问题动摇国本。所以中国从不为种族问题担忧,我们能够稳步发展,未来之路没有隐藏的 “地雷”,只需耐心等待美国内乱。当不断增长的有色族裔人口在美国拥有 50% 以上选票时,一场大戏即将上演,那时或许就是中国反超美国的契机。这就是文化遗产和民族底蕴的力量,它让中国在民族融合与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从美国的种族困局反观当下,美国国内的种族矛盾不仅体现在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潜在冲突上,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体现。就拿枪支暴力问题来说,这一顽疾背后也有着种族因素的深刻烙印。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枪支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枪支数量甚至超过人口总数。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61% 的美国人认为在美国合法获得枪支过于容易。而在枪支暴力的受害者中,种族差异十分显著,统计数据表明,黑人遭遇枪支谋杀的概率远高于白人,半数的枪支谋杀案受害者是黑人。面对日益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为了自我保护,持枪率也越来越高 。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紧张局势,不同种族之间因枪支问题产生的冲突和对立不断升级。
再看美国的无家可归者问题,这同样与种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发布报告显示,2024 年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达到 77.18 万,与 2023 年相比增幅超过 18%,创下自 2007 年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专家分析认为,实际无家可归者数量可能远超官方统计。在这些无家可归者中,有色族裔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美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住房危机,经济适用房短缺,拜登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高通胀,住房成本高涨,美联储激进加息使抵押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民众购房压力大增。虽然美国有住房补贴,但排队时间长,在疫情和通货膨胀的冲击下,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有色族裔更容易沦为流离失所者。美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无法为所有人覆盖医疗保险费用,人们一旦生病或遭遇意外面临大额医疗费用支出,住房支出就会被挤占,有色族裔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美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社会保障系统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而种族因素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的种族问题还在政治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民主、共和两党在种族相关议题上往往存在巨大分歧,这使得许多涉及种族平等、社会福利分配等方面的政策难以有效推进。每次发生与种族相关的事件,如警察暴力执法导致黑人死亡等,都会引发大规模的抗议和社会动荡,两党不是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相互指责、推诿责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撕裂和对立。这种政治上的不作为和混乱,让美国的种族问题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比之下,中国在民族问题上的成功经验更显珍贵。中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在教育方面,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在经济发展上,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缩小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文化保护上,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鼓励文化交流与创新,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这些举措使得中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和谐共处、团结互助的良好关系,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美国若想解决种族困局,需要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制度调整。这不仅包括改革选举制度,以避免因种族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政治失衡;还需要加大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缩小种族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更要从文化层面入手,推动多元文化的真正融合,消除种族歧视的思想根源。然而,这些改革措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力,美国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传统的政治格局以及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都可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而中国则应继续坚持自身的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持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自信和强大的形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